行业动态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海外配置成新风口信托公司借QDII争抢“蛋糕”

2016-11-03

在全球资产配置需求的驱动下,资金“出海”正成为热门趋势。而银行、私募、保险、信托公司以及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等机构也先后推出了相关海外资产配置产品。

资金“出海”需求激增

最新数据显示,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20家信托公司取得了QDII的资格。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830日,QDII的总额度为899.93亿美元,其中信托业QDII获批额度为77.5亿美元,由14家信托公司(仍有部分信托公司获取了QDII资格但无QDII额度)分享,分别是新华信托、中诚信托、上海信托、中海信托、平安信托、华信信托、华宝信托、中信信托、外贸信托、建信信托、中融信托、兴业信托、北京信托和交银信托。

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2016:逆势增长、全球配置》报告显示,2015年底,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约113万亿元,其中高净值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年均增速为15%,预计到2020年高净值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占比将高达51%

自今年以来,一直被贴着“高风险高收益”标签的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持续步入下行通道。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集合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为6.59%,是自20097月以来首次跌入“6时代”。在“资产荒”大背景下,收益率的普遍下行促使信托公司开始放眼于海外市场。

普益标准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相比其他跨境理财产品,海外信托具有独特优势。制度方面,信托的财产隔离功能可以很好地适应海外业务期限长、交易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的投资活动。法律方面,委托人可以自己的名义办理客户委托的投资交易或家族事务,且在没有特别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受托人不能对外界披露客户身份。

前述研报中指出,信托公司可借助这一法律优势,接受客户委托,代为进行尽职调查、商务谈判乃至代为行使股东权利。设计机制方面,信托灵活的设计机制更能满足投资者需求。从投资领域看,信托公司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组合创设产品。从时间期限看,信托公司既能帮客户完成一次性的特定投资交易,也可配置穿越若干年代的长期资产组合。从投融资方式看,信托公司可设计债务、股权、夹层、证券化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方案。从服务方式看,信托公司既能开发贷款信托、证券投资信托等标准化产品,也可以设计员工持股、家族传承等个性化方案。但是,国内的信托公司目前无法取得海外信托牌照,上述业务只能与拥有牌照的离岸信托公司共同合作。

信托公司争先申请QDII

境内信托公司开展海外投资业务,QDII是重要渠道,QDII资格成为了众多信托公司争相申请的“香饽饽”。

2015年以来,信托公司的QDII业务大幅上升。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年末信托公司QDII业务余额约为37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了160%。据了解,市场上仅新华信托等少数公司尚有少量QDII额度,大部分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的额度已经用完。

具体而言,2015年四季度以来,信托公司的QDII业务猛增。华东地区某信托公司国际业务部人士透露,自2015年四季度以来,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强,高净值人群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增加,信托公司也陆续增加了海外资产配置类的产品发行,到去年底QDII额度已基本见底。

事实上,各家信托公司正通过积极发行QDII产品以便抢占市场先机。比如中融信托去年上半年发行了两只港股IPO投资信托;华宝信托也于去年底发行了首只海外债券集合信托。甚至有部分未获得QDII牌照的信托公司选择找有资格的金融机构借QDII额度进行投资。

普益标准的研报指出,QDII资格的取得以及QDII产品的推出,有助于信托公司进一步扩展海外资本市场,拓宽为高净值客户理财服务的渠道,提升公司的业务创新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对公司创新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普益标准研究员罗皓瀚分析,本土资金“出海”时代已然来临,信托公司海外业务扩展也将迎来“黄金时代”。信托公司需把握政策放开的窗口期,加快“走出去”步伐,寻求海外资产配置渠道,探索全球资产配置的全新路径。目前,国内资产荒持续,可投资产品种类较少,再加上全球进入负利率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预期增强,海外资产配置获得的关注度将会不断上升。(中国证券网)